勤俭节约,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。弘扬中华传统精神,塑造勤俭节约品格,是新时代中学生的共同追求。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号召广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践行文明新风尚,培养勤俭节约好习惯,在学校营造“勤俭节约、合理消费”的浓厚氛围,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校园风尚,近日,我校组织开展了“勤俭节约、合理消费”主题系列教育活动。
领导例会
主题班会
滴滴清水汇成海,粒粒粮食堆成山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加强师生节约资源意识及合理消费意识,促进师生自觉节约资源,反对浪费,10月13日,阜阳市城郊中学各班组织开展了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班会活动。
节检不仅是一句口号,更是传承至今的智慧和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。高一年级各班分别从品经典、读故事、讲道理、学方法四个方面重点深入学习了解了节俭的知识。从经典名著中汲取知识,提升文化素养和认同,从节俭故事中体悟先哲的传世之道,认识节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明白节俭的内涵,学习节俭的方法,思考节俭的意义,从而更好地把节俭作为自己行为举止的准则,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
有的班级从时代的新形势中获取灵感,以“新节俭主义”为切入点,剖析了节俭的内涵,用“平替”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词汇增强了同学们的兴趣和代入感,让理论中抽象的说理部分可视化,加强了同学们的节俭意识,让节俭牢牢植根于学习,工作和生活中。
有的班级将视角集中在历史人物上,从方志敏烈士“清贫,洁白朴素的生活,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!”的铮铮宣言,到左权将军拒绝换房,修补破鞋的勤廉事迹,前辈先贤们身上闪烁出的美德之光穿越了时空,凝缩在一方小小的课件上,投射进屏幕前新一代的眼睛。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,青少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节俭的传统美德,才有资格,有能力,有信心承担起党和时代赋予的使命,班会之后,节俭的观念已然牢牢印刻在同学们心底。
有的班级更多的聚焦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节俭和反对浪费。在节约粮食方面,我们可以按量点餐,坚持光盘行动,争当优秀公民;剩余菜饭打包,避免浪费;不偏食不挑食,宣传节约粮食观念,影响身边人。在节约用水方面,则可以一水多用,充分利用每一滴水;降低马桶冲水量,节省水资源;集中清洗衣物和碗碟,尽量减少清洗的次数等。简单的一节班会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节俭的种子,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节约资源的能力,为未来的社会做出了微小但不可忽视的贡献。
有的班级介绍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,学习分享了相关文件指示精神,并就中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做合理的消费者进行了讨论。同学们各抒己见,热烈讨论,深刻了解了什么是勤俭节约、为什么要勤俭节约、怎样做到勤俭节约,更加懂得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更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勤俭节约不仅是个人的生活习惯问题,也是维持生存的必需,更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,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饶、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,是民族永葆青春的秘方,体现了对广大劳动者和自己的尊重。希望同学们能够明白节俭的内涵,认同节俭蕴含的价值观,践行节俭的生活习惯,为美好的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主题板报
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到勤俭节约、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性,进一步培养学生爱惜劳动果实、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,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营造厉行勤俭节约的校园氛围,我校开展了以“勤俭节约、合理消费”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。同学们用生动的板报,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惜劳动果实、合理消费理念的认同和赞扬,更加坚定了要做一名节约粮食的践行者和宣传者的决心。
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本次“勤俭节约、合理消费”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,不仅引发了同学们对勤俭节约的深入思考,增强了学生的崇尚节约意识,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节约氛围,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践行勤俭行为,学习勤俭品德,将勤俭节约的美德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为构建节约型校园、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